所谓“花板”,就是空白、阴阳性对照及室内质控孔结果正常,而标本孔的OD值却偏高。“花板”现象的出现,往往会给实验者判读结果带来麻烦。
为了避免“花板”问题的出现,降低检测的假阳性率,获得更理想的实验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应采取下列措施:
1、在选择ELISA试剂时,应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稳定性好、批间差小、操作方便、省时的试剂。
2、在所有标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所用的仪器及加样过程都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步骤均按照各种试剂说明书的要求去做,排除实验所用仪器和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血液标本应置于室温下1-2h,使血液凝固收缩,然后离心检测或让血液过夜后再检测。这样才能使得血液充分收缩,让标本中的非特异性物质所致的假阳性率降至低。
4、检测之前,加大离心转速,尽量延长时间,使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充分沉淀,让血细胞与血清彻底分离。
5、加样时不能加入红细胞或纤维蛋白,要按照操作说明书去做,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6、对于血清中存在的红细胞或纤维蛋白原,可以在加样前离心时得到控制,同样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洗涤次数和浸泡时间来进一步减轻或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样,对于血液存在的非特异性的IgG,增加洗涤次数和延长浸泡时间也同样有效。
7、封板温育时,各孔一定要封严,防止阳性标本的液体蒸发,产生周边现象从而导致“花板”的出现。
8、孵育时间过长,增加了固相载体吸附非特异性蛋白的可能性,也会造成“花板”。因此,除把握孵育时间外,在加样过程中也应严格控制时间,标本较多时可分批操作。
9、手工洗板时应注意液体被溅出或孔与孔之间的液体溢出,连成整体液面后产生“花板”。
10、用洗板机洗板时应防止针口有纤维蛋白或异物,这些异物在洗板的过程中易产生拖带现象而导致“花板”的出现。
11、洗液的温度也会影响洗板的干净程度,尤其是冬天温度过低时容易出现“花板”问题。
12、洗液要注满孔,孔壁洗涤不干净也易造成“花板”现象。
13、洗液要尽量新鲜配制,放置时间过长易产生絮状物或浑浊,造成堵孔或花板。
在ELISA实验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花板”现象也是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所以大家在实验中一定要仔细谨慎。
|